造紙廢水處理是指對生產造紙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,以減少對環(huán)境的污染并達到排放標準。下面是一個常見的造紙廢水處理工藝流程:
1.前處理:將廢水經過格柵除雜,去除大顆粒雜質,如木屑、紙漿殘渣等。
2.中性化處理:將廢水的pH值調整至中性范圍,通常使用中性化劑如氫氧化鈣或碳酸氫鈉。
3.沉淀處理:將中性化后的廢水進入沉淀池,通過加入絮凝劑,使廢水中的懸浮顆粒形成較大的絮凝物,然后經過沉淀作用,使其沉降到底部,形成污泥。
4.氣浮處理:經過沉淀后的廢水進入氣浮池,通過加入氣體(通常是空氣或氮氣)使廢水中的懸浮物上浮形成浮泡,然后通過刮泡裝置將浮泡和懸浮物一起去除。
5.生化處理:氣浮處理后的廢水進入生化池,加入生物菌種(通常是活性污泥),通過生物菌種的作用,將廢水中的有機物質降解為無機物質,并去除污水中的氨氮、亞硝酸鹽、硝酸鹽等。
6.二次沉淀:經過生化處理后的廢水進入二次沉淀池,通過加入絮凝劑,使廢水中殘留的懸浮顆粒形成較大的絮凝物,然后通過沉淀作用,使其沉降到底部。
7.濾料過濾:將二次沉淀后的廢水經過濾料過濾,去除微小的懸浮顆粒和膠體物質。
8.消毒處理:濾料過濾后的廢水進行消毒,通常使用次氯酸鈉、二氧化氯等消毒劑,以殺滅殘留的細菌和病原體。
9.余氯去除:對消毒后的廢水進行余氯去除處理,通常使用活性炭吸附或二亞硫酸鈉還原等方法。
10.中水回用:經過以上處理后,廢水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凈化,可以用于回用,如用于造紙生產過程中的沖洗、漿料制備等環(huán)節(jié),實現廢水的資源化利用。
這是一個常見的造紙廢水處理工藝流程,具體的處理方法和流程設計可能會因不同的造紙廠而有所差異。在實際應用中,還需要根據廢水的性質和排放標準的要求進行工藝的調整和優(yōu)化。同時,廢水處理過程中還需要考慮能源消耗、處理效果監(jiān)測等方面的問題,以確保廢水得到有效處理和合規(guī)排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