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企業(yè)產生的廢水主要來自食品加工中原輔材料、添加物及包裝材料的加工處理等,特點是有機物質與懸浮物含量比較大,也含有一定的N、P的化合物。
近日來自食品企業(yè)的咨詢:
它正在對原有的工廠進行擴建,擴建后預計食品廢水會由原來的200噸擴建至500噸,增長了150噸。那么原有設計的污水處理站就“兩手一攤”,并且本身系統(tǒng)問題也有很大的問題,出水的COD、SS、氨氮等污染物指標都無法穩(wěn)定達標排放,也需要對其進行改造。
改造①懸浮物處理不佳的問題
食品廢水含有大量的懸浮物,而大部分懸浮物的去除是在我們的預處理階段,通過物理攔截和物化處理的方式進行處理。
然而該企業(yè)污水處理站的預處理設施不僅設計不合理,而且無法正常運行,導致生化處理進入的懸浮物過多,嚴重影響了生化處理階段的運行,處理效果很差。其中格柵和沉淀池主要是過濾效果和沉淀效果不好,其中平流式沉淀池改造成斜管沉淀池的方式,提高了處理效率和處理能力。
混凝氣浮設備主要問題在于藥劑投加的配比不對和處理量不行,部分小懸浮物并沒有得到去除,流進了生化處理,增加了處理壓力,增加一個比之前處理量大幾倍的氣浮機,一起運行。
改造②COD處理不佳的問題
食品廢水含有大量的有機物,去除有機物主要是在生化處理階段進行,通過厭氧生物和好氧生物的方式進行處理。
厭氧生物處理的效果不佳,問題在于設計不合理,水解酸化池存在著抑制水解酸化功能的問題存在;厭氧反應器中的填料未得到更新,并且菌種在其內沒有生存環(huán)境,導致處理效果不好;好氧生物處理的效果不行,污泥的活性非常低,其中一個原因是曝氣問題:不均勻,更換所更好用的曝氣頭。
整體的污水處理站工藝就為“格柵、調節(jié)池、篩網(wǎng)、沉淀池、氣浮池、水解酸化、UASB反應池、A/O等”。